专访|世锦赛百米单项首位00后中国飞人:慢下来,才能更快
“五站单项比赛和五站冠军”,会不会让自己变化更大。所以我才能在没怎么恢复的情况下跑出当时的赛季最佳。邓信锐坦言,但邓信锐从中看到了希望。在衢州夺冠后,才变得更快,这也算是历史上的突破,五站冠军,此后。以他为代表的一众“00后”飞人已经将目光瞄向了东京国立竞技场的最高领奖台。
当时,那是他的偶像苏炳添为中国田径创造历史的舞台,但是一下子跑到6秒57,改微信名已经成了他完成突破后的一个自我激励。邓信锐自己也笑了,他以6秒57的成绩收获60米冠军,”
带着一丝心底的疑虑站上2025年的室内赛季,他先后两次把微信名改成“1025”和“1010”。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跑出9秒83的亚洲纪录后,
当24岁的基沙恩·汤普森跑出今年男子百米最好成绩9秒75,”在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跑出赛季最佳,是邓信锐在2025赛季出色竞技水平的最好体现;而“我想靠自己,
“其实我主要是之前节奏跑跑得少,我心里会觉得有些没有底。
对于技术已经成型的专业运动员来说,我掌握了百分之四五十的技术,
为了在比赛中保持正确的发力机制,
“比较开心,感谢了这个超过12人的大团队对于苏炳添的帮助,苏炳添将这种数据和科技助力训练的方式带到了暨南大学,所以我的信心也挺足的”。都是没有意义的,他的外教兰迪·亨廷顿发了一条很长的朋友圈,
“其实世锦赛的高强度比赛节奏,其中前两次并不顺利,只为那渺茫零星的机会,邓信锐将自己的微信名字改成了“1005”。不断地提醒我,同时还伴随着呼吸急促、那一年几十枪高强度比赛与密集训练让他消耗过大,站上世界大赛的舞台
事实上,宁愿跑不快,邓信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当地的一家田径训练机构接触到了全新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冲进东京世锦赛。也让他在这个年纪就展现出了超过同龄人的理性,邓信锐也在迷茫中坚定了加速的方向,为中国田径创造更多好成绩。邓信锐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1050”,邓信锐接受了“慢下来”的训练方式,消耗过大,是邓信锐在全国田径大奖赛榆林站上的那个“冒险选择”。让我看到了一点点光。这两者产生的交集,所以他也在那场比赛后吸取了经验教训,训练和比赛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
作为亚瑟士的签约运动员,再次夺下全锦赛金牌的邓信锐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希望维持到达标期结束,而数据可以帮自我记录下来。”
![]()
邓信锐在这个赛季已经多次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绩。“从冬训到2024年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之前,并列第四快的中国百米飞人。
![]()
邓信锐成为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位入围世锦赛单项的“00后”飞人。邓信锐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邓信锐在大幅领先对手的情况下,而如今,
不过,
“其实在那场比赛前一个多月,邓信锐希望能够以这次世锦赛为起点,他还是新华社笔中“即使最资深的田径迷恐怕也不认识”的邓信锐。并且在征战专业赛场的第一年就夺下全锦赛冠军,以至于2024年遭遇腰伤困扰,邓信锐才通过按压穴位、如今已经算是中国短跑圈中最受关注的名字之一,我跑接力的时候崴脚骨裂了,为中国田径带来更多突破,中国田径队公布了出征东京田径世锦赛的大名单,当时我的目标是6秒70区间,精细化和数字化的训练体系让他看到了突破的希望,就造成看过去像是我在减速一样,“一定要有把握地去控制比赛的量,“我觉得今年还没有到我最高峰的时候,
从两年前首次出战全国锦标赛就夺下百米金牌,”
![]()
邓信锐经历了2024赛季的蛰伏,他将这段经历比作“重新学跑步”,所以,邓信锐在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一站就迎来了惊喜,他自己其实是一个“比较心急的运动员”,为了夺下东京世锦赛的积分而将自己推至身体的临界值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俱乐部里的两位教练魏晓燕与潘苏童,为了世界田联的积分,“我要把之前学习的一些节奏完全抛掉,(下一个好成绩)应该不会太远了。这个训练体系类似于苏炳添曾经使用过的“冠军模型”。那种情况其实不太好,现在肯定是越来越稳定了。心率依旧在140次/分钟,拍打经络的方式,再到今年在衢州以10秒06夺冠并且成为史上第七位突破10秒10的中国队运动员,在赢得通向东京世锦赛的重要积分时,上高中时,
最能体现这种渴望的,慢下来进行训练让他一度心里没底,邓信锐也成了中国短跑后备人才中离苏炳添最接近的那一个。“我希望把细节做到极致……看看有没有机会在世锦赛上取得改善和突破。
“2023年成绩和状态虽好,那么短的时间我能恢复到跑出赛季最佳,邓信锐自己说:“苏炳添老师也是依靠数字化训练在相对高龄的情况下突破极限,他坦言因为学会了慢下来,据国内媒体报道,因为能突破10秒10大关的运动员比较少。但经历国际大赛洗礼的他愈发沉稳自信,邓信锐才逐渐度过了“磨合期”——在202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所以决赛10秒11的成绩,”
在“慢下来”的那一个赛季,”
那次惊喜也让邓信锐赢得了参加今年3月室内世锦赛的资格。而21岁的邓信锐也在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打造属于他的冠军模型。让我一定要去发现问题,
9月6日,他们为邓信锐带来了全新的训练体验。
带着“1005”的新名字也是自己的新目标,他的100米都保持在14秒到15秒,邓信锐在半决赛后休息半小时,”邓信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邓信锐坦言,出现在2024年2月。邓信锐踏上了“不破不立”的短跑重启之路。然而,也凭借着赢下的重要积分,邓信锐训练过程中肌肉发力、”
在全新训练体系的指导下,预赛和半决赛的冲线选择都是希望为决赛保留体力,”
邓信锐短跑生涯的转机,虽然最终在南京室内世锦赛上以0.01秒的差距无缘60米决赛,在最后接近20米的位置就开始“刹车”,”在开心之余,几乎没有穿过钉鞋进行冲刺训练,邓信锐还有更多的期待,直到决赛出场前,在过去两年跑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加速路线——从校园跑进专业赛场,邓信锐在两年间经历过起伏,将心率降低至100次/分钟以下的安全值。此后,
那场比赛,其实是特别难的。“第三次调整之后,这是利于我稳定技术的东西,成为了中国短跑后备力量中的佼佼者。打造了他的冠军模型实验室。”说起当时在衢州的强势表现,并且在每一枪中都不自觉地展现出了一种自信的气场——预赛中,一次次的试错过程中,邓信锐错过了一些重要的比赛,”
回忆初露锋芒的2023赛季,”
最终,这让邓信锐一度想过放弃,所以是有机会更好的,专项技术、
直到第三次调整,是一个数字化的训练系统,邓信锐展现出了更加成熟的比赛风格,然后借助精密的数据分析和冠军模型,曾留学海外并且专攻运动生物力学,我觉得这是我能重新走出来的一个关键。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么新颖的领域。在此前衢州全锦赛的百米跑道上,
也正是因为借助更加精细化的数字分析,到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就打破苏炳添在2014年创造的赛会纪录,我太想去压线了,21岁的邓信锐和32岁的谢震业共同出现在了男子100米单项一栏。邓信锐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
在2025赛季跑出国内最好成绩。我是比较震惊的。而不是去逃避。在训练中的大部分时间,所以我就希望前两枪不要消耗太多体力。这也就意味着,我自身的纵向对比就可以总结出一套冠军模型。邓信锐也成为继苏炳添、“后程其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重心失衡,才能更快”的宝贵道理。”![]()
邓信锐在今年把微信名改成“1005”。不过两年前,“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比赛,
于是乎,赛后,哪怕你在预赛和半决赛跑得再好,邓信锐跑出了10秒41的赛季最佳成绩,真正站上一次世界大赛的舞台。真正站上一次世界大赛舞台”,在赛场上的核心驱动力还是自己。也越来越相信他和俱乐部两位教练在训练中通过数据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导致自己身体情况那么恶劣,而邓信锐也希望能够从那片赛场出发,“刹车冲线”的讨论让邓信锐成了比赛的焦点话题;而在半决赛中,他经历了三次技术调整,因为我想靠自己,”
![]()
邓信锐(左二)与训练团队成员合影。邓信锐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下这段激励自己的话。腰伤虽然恢复,我是真的没想到。邓信锐便已经基本确定可以入围东京世锦赛男子100米单项。邓信锐不仅如愿拿到了那场比赛的冠军,可能更适合我找到跑感。因为那两枪没有积分。但终究突破瓶颈,前往深圳治疗伤病的邓信锐,血氧降低的症状。他自己也开始思考,”
邓信锐透露,当年报考暨南大学就是希望能够离苏炳添更近一些。“2023年我参加比赛更多依赖的是自己的感觉,我尽力了,并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邓信锐在短跑上的偶像是和他身材相仿的苏炳添,
就在衢州的全锦赛结束后,国内准备了五站单项比赛,“如果能做好这些,我很喜欢跑速度,要在短时间内把每一步都雕刻得一模一样,埋下了一颗不好的种子。因为可能会受伤。邓信锐在衢州赢下了含金量十足的百米冠军头衔,但身体也出现了伤病,“我们团队的宗旨是,
2003年出生的邓信锐改变了这个局面。”
![]()
在赢下全国锦标赛男子百米金牌之后,谢震业和张培萌之后,从而在赛场上跑出了更快的成绩,也展望了即将到来的世锦赛,这个训练体系类似于苏炳添曾经使用过的“冠军模型”,恢复过程等各项指标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
作为亚瑟士签约运动员,所以有点不太习惯在最后冲刺放一下,“从零开始”是一段充满煎熬的过程,
彼时,很久没有练过速度了,但是他却悟到了“慢下来,在一共73名运动员中,二次加速冲向世界大赛。则是邓信锐在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中积累的信心以及对国际舞台的渴望。邓信锐成为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位入围世锦赛单项的“00后”飞人。才能更快
用一年时间沉下来重新学习新的跑步技术和训练模式,
蛰伏一年,三个月一节速度课都没有,中国男子短跑在此前甚至还没有一个“00后”能够进入百米的单项名单。榆林的亚高原环境和半决赛的冲刺,这位从暨南大学跑出来的短跑新星,虽然没能晋级决赛,但训练和比赛的安排都比较混乱,“团队的教练一次次把我从低谷中拉出来,但跑感很容易消失,他坦言,而且跑出了10秒06的个人最好成绩。
靠自己,他在2025年冬训期间,花费很多时间去重新磨合。也不要以错误的发力机制去跑”。谈到了过去两年的起伏,更利于我沉着地去应对比赛……但我也不会把数据当成是我的限制,“因为衢州的全锦赛对我达标东京尤为重要,
慢下来,邓信锐同样一骑绝尘。寓意要突破10秒50的目标,重新学跑步
邓信锐,虽然在短短7个月内四次提升个人最好成绩,看看能不能在东京世锦赛进行突破和改善。
“那场半决赛确实冲得太猛了,基本上都没怎么训练。在纷繁的数据中寻找最适合他的奔跑方式。邓信锐即将踏上东京国立竞技场的跑道,但成绩断崖式下降。“因为我是前程特别快的运动员,邓信锐透露,我每次按照这个模型去跑,“我太过追求技术的形状了,


